民間排石“大法”真的管用嗎:
調查顯示,我國成人泌尿系統結石的總體患病率為6.4%,這也就意味著每16個人中就有1個人是泌尿系統結石患者,且南方較北方更為常見。治療結石的方法眾多,有藥物排石、體外沖擊波碎石術、輸尿管鏡碎石術、經皮腎鏡碎石術等,同時各種民間排石“大法”也傳得神乎其神,比如長時間保持倒立姿勢能夠“倒”出結石,或者跳繩運動能把結石“蹦”下來,甚至有人去游樂場里坐過山車將結石“顛”出來……
解剖學和生理學研究表明,腎分為泌尿部和排尿部,泌尿部位于腎的外周,專司尿液生成,排尿部位于腎的中心,負責收集尿液。排尿部按照尿液收集方向依次是腎小盞、腎大盞、腎盂,如同小溪匯入江河湖海,水面越來越寬闊。人體腎結構與自然河流不同之處在于,在腎小盞匯入腎大盞,腎大盞匯入腎盂之前一般都有一個稍微狹窄的限流“閥門”,稱為“盞頸”。尿液可以順利通過“盞頸”,但尿液中的結石可要經過一番“激流勇進”才能進入后續(xù)寬闊的水面。
結石出了腎臟,就來到了細長的輸尿管。輸尿管長25~35厘米,平均直徑為5~7 毫米,整個行程從上至下有三處狹窄——腎盂輸尿管連接處、輸尿管跨髂血管處、輸尿管膀胱連接處,平均直徑2~3毫米,最窄處直徑僅 1~2 毫米。一旦結石經過了腎盞頸狹窄處和輸尿管狹窄處的考驗進入膀胱,就不再會受到大的阻礙。所以,泌尿系統結石能不能自行排出,關鍵取決于三個因素:結石的大小,結石所處的位置,泌尿系統的通暢程度。
對于輸尿管結石,醫(yī)生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發(fā)現,如果結石直徑在 0.6 厘米以下,結石的表面較為光滑,患者的癥狀不明顯,患病時間不超過兩周,無感染和腎功能損害,而且結石以下的輸尿管無病理性狹窄,通過多喝水和藥物治療,隨著輸尿管的節(jié)律收縮和松弛,80%的結石是有可能自行排出的。如果配合跳繩等跳躍運動,還有可能促進結石下移,加快排石。不過,欲速則不達,萬一結石沒有排出,反而在輸尿管里越卡越緊就更麻煩了,因此此項運動需要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進行。
對于腎結石,情況就稍微復雜一些。腎結石按照部位可以分為腎上盞、腎中盞和腎下盞結石。如果把腎盞比作一個茶壺的話,腎盞的開口就是壺嘴,腎上盞是倒立的茶壺,壺嘴向下,腎中盞的壺嘴平放,腎下盞則是壺嘴向上。由于重力的作用,腎上盞和腎中盞結石有可能順著壺嘴排出;而腎下盞結石相當于沉在了壺底,要想向上通過壺嘴排出簡直比登天還難。因此,有人想出了人體倒立的辦法排石。還有一種較為輕松的“膝胸臥位”,即患者跪在床上,胸部貼近床面,臀部高高翹起,這個姿勢的關鍵是要保證腎的下極高于上極,家人還可以在旁邊輔助拍打患者腰背部,將結石“倒”出來。
美國醫(yī)生甚至還提出用游樂場里的過山車幫助排石,發(fā)明了過山車排石“大法”。其實,碎石術后用的排石儀就用到了過山車排石“大法”的精髓——“顛”,顛簸過程產生的垂直力和水平力有可能幫助結石排出。不過,過山車排石“大法”只是腎模型研究,并沒有得到臨床驗證。腎內部畢竟不像茶壺或模型那樣光滑和寬敞,結石能否真正排出,還和泌尿系統的光滑和通暢程度有關。有時結石雖小,但表面粗糙,如果同時合并泌尿系統的水腫或炎癥,一樣不容易排出體外。
對于直徑超過0.6 厘米的結石,想通過以上方法自行排石就更為困難了,這時候就需要借助體外沖擊波碎石,或是利用輸尿管鏡逆行進入泌尿系統管道,將結石直接擊碎成粉末,結石粉末再順著輸尿管、膀胱和尿道排出來。對于直徑超過 2 厘米的大結石,最好還是通過另外一種微創(chuàng)手術——經皮腎鏡取石術達到碎石的目的。
看來,結石的排出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病理過程。倒立、跳繩這些土辦法作用真是不大,過山車排石“大法”也不一定真正管用,結石能不能排出來取決于結石的大小、部位,以及泌尿系統的通暢程度。萬一排不出來也不用著急,種類繁多的微創(chuàng)碎石手術能夠徹底將結石去除干凈。
(作者系北京大學第一醫(yī)院泌尿外科副教授、副主任醫(yī)師)
返回黃鶴樓動漫,查看更多。